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抛出重磅炸弹: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加征100%的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消息一出,全球市场应声震荡——美股三大股指集体跳水,A股今日也大幅低开,全球各国投资者损失惨重,潜在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这场贸易战的升级,看似是政治博弈,实则是美国政府权力滥用的典型体现,它正在将全球经济拖入深渊。
而要想真正的制止贸易战,不是靠以牙还牙的反制,而必须从根本上剥夺美国政府控制经济的权力。因为贸易战的核心,不是国家间的对抗,而是政府对个人自由的践踏。
贸易的本质是什么?它不是国与国的较量,而是无数个体为了改善生活而进行的自愿交换。一个美国消费者花钱购买一台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一个中国工人用所得工资购买美国农民的农产品——这背后是具体的个人在追求自身福祉。只要交易双方自愿且不侵害第三方权利,这种交换就必然对双方有利:消费者获得所需商品,生产者赚取收入,社会总财富因此增加。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自愿贸易是创造繁荣的基石。它允许每个人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通过比较优势实现效率最大化。就像一支铅笔的制造需要全球协作:木材可能来自加拿大,石墨来自中国,橡胶来自东南亚,最终在墨西哥组装。这种分工让成本降低、质量提升,消费者受益。但一旦政府强行介入,用关税或管制打断这种协作,就如同在精密的机器中投入沙子——整个系统都会失灵。
特朗普加征100%关税,表面上是“保护美国利益”,实则是对贸易的野蛮干预。它直接提高了美国消费者的成本,普通家庭不得不减少消费或转向更劣质的替代品。同时,中国企业订单减少,工人收入下降,而美国下游产业(如依赖中国零件的汽车制造商)成本飙升,竞争力受损。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逻辑,违背了经济规律,纯属政治短视。
美国政府的正当职责是什么?按照古典自由主义的理念,政府应当扮演“守夜人”角色:保护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维护公平的交易环境,而不是直接插手经济事务。但如今,美国政府已背离这一初衷,化身成为无所不管的“利维坦”。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是这种越权的典型。他以“国家安全”或“公平贸易”为名,强行剥夺了美国消费者选择便宜商品的权利,也剥夺了中国企业参与竞争的自由。这本质上是一种集体主义谬误:将国家拟人化,忽视了个体的真实利益。事实上,国家不会贸易,只有个人才会贸易;国家不会受损,只有具体的个人才会承受物价上涨、失业或投资亏损的苦果。
更讽刺的是,美国政府一边高喊“自由市场”,一边大搞干预主义。而干预主义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国内管制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于是用关税保护落后产业,进而引发贸易战,最终所有人受损。美国政府已成为问题本身,而非解决方案。
所以说,任何对自由贸易的干预,都是对财产权的侵犯。当你用法律阻止一个人购买物美价廉的外国商品时,你就是在剥夺他的财产使用权;当你禁止企业出口技术时,你就是在践踏他的技术转让权。
这种干预还会扭曲价格信号,破坏经济计算。价格是市场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它告诉生产者该生产什么、如何降低成本。关税人为抬高价格,误导资源流向低效领域:比如,美国钢铁业在关税保护下得以生存,但依赖钢铁的汽车制造业却成本上升,整体经济效率下降。这好比强迫消费者在自家后院种香蕉,而不是从热带地区直接购买——其结果只能是普遍贫困。
但是,政府的行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民意的投射。特朗普之所以能推行贸易战,是因为有大量美国民众支持:铁锈带的工人希望关税“保护就业”,民族主义者相信“买美国货”能让国家伟大。这些观念看似合理,实则是短视和谬误。
支持关税的人,往往只从生产者视角看问题,忽视了消费者身份。一个美国钢铁工人可能因关税保住工作,但作为消费者,他买汽车、家电时也要支付更高价格,而贸易保护主义实际上是“用多数人的损失补贴少数人的特权主义”。这种集体主义思维,将虚幻的国家利益凌驾于个人之上,最终导致所有人受损。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民众对权力边界的认知模糊。许多人默认政府有权干预经济,甚至将“强势领袖”视为救世主。但权力一旦不受制约,必然走向滥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是权力扩张的恶果:他无需承担代价,却能通过牺牲民众利益换取政治资本。
而想要制止贸易战的根本出路,在于剥夺美国政府控制经济的权力。这需要从制度和观念双管齐下:
制度上,必须严格限制政府权力的边界。通过立法废除关税权、取消出口管制、终结补贴政策,让经济回归市场主导。美国应重返宪政传统,将政府权力锁进笼子,确保其仅服务于保护产权和自由交换。
而这些措施离不开民意的支持,任何一项政策都是民意的产物,脱离了民意的支持,任何政策都无法实施,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管制的背后离不开民众错误的观念,而想要解决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根源,在于培养民众树立正确的观念。
所以,更为重要的是在观念上,需教育民众认清自由贸易的价值。传播经济学常识:贸易是双赢,干预是双输;财产权不可侵犯,权力必须受限。只有当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政策才会改变。普通民众应摆脱“国家主义”的幻觉,认识到自己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抵制任何以集体之名损害个人权利的行为。
特朗普的关税闹剧,终将在经济规律前破产,但若不及早行动,代价将是全球性的冲突与对抗。而唯有剥夺美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权,让个人自由交换成为主导,才能实现持久的繁荣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