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四川省的婚假由5日延长到20日。看到此消息后,劳动者们一片支持欢呼之声,似乎自身的权益有了更多的保障。但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规定出台后,的确会有部分劳动者享有更多的带薪假期,但这是以更多的劳动者受损为代价的。

在之前我把劳动者分为两类,市场型劳动者和税金型劳动者,后者的福利往往由税金供养,因此福利最是优渥与稳定,那么,后者享有的福利越多,就意味着纳税人的负担越重;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却又都是普通劳动者,即市场型劳动者,此类劳动者通常在民营企业工作,民营企业通常要靠自己的生产能力在市场上与消费者通过自愿交易以实现盈利,这个时候企业的生产成本就至关重要。
对于生产成本许多人也有一个误区,认为是企业最在意成本,但事实上是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企业必须去降低成本,比如市场型企业,一个行业往往有很多企业,消费者往往会选择价格低的企业,这就会倒逼该行业的所有企业都去降低成本和价格,从而让消费者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而税金型企业,从业门槛的限制导致某个行业只有数家或一家,这就导致这些企业很容易形成价格同盟,并不在意自己的成本,而消费者对此别无选择,只能忍受质次价高的服务。
回到婚假这个问题,法定婚假的延长对民营企业是不是都不利呢?
非也,民营企业又可以分为有资金实力的大型民企和普通的中小民企,对前者而言,其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承担更高的用工成本,有时候大企业甚至会呼吁更高更强的监管或福利,我们无法去验证其初衷,但实际结果就是,很多中小型民企无法承担过高的监管和福利,这就导致其被排斥出局,大型企业从而实现了减少从业者竞争、实现维持行业地位的目的,那么这时候该行业就会出现和税金型企业一样的效果。
而对于中小型企业呢,婚假的延长意味着,劳动者工作时间减少,工资水平不变,也就是变相的涨工资,其实际结果就是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那么,这时候企业就只有两个选择,企业产品涨价,或是降低用工成本,企业产品涨价后,受影响的是所有消费者,普通低收入群体受到的影响更大;而降低用工成本则意味着企业减少雇佣进而导致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或是已被雇佣的劳动者工作强度更高,受到影响的还是最普通的劳动者。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婚假延长了,企业成本增加了,这个增加的成本必然会通过经济关系的层层传导转移到最普通的消费者或是劳动者身上,也就是说那些最想要延长婚假的普通劳动者群体,受到的影响却又是最大的,这就是莫大的讽刺。
当然,作者并不是否认劳动者享有婚假的权利,而是说这个婚假怎么休、休多久要尊重企业的财产权和自主权,由企业和劳动者之间自愿协商达成。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从直觉上反对,认为那就没有企业会给员工休假,这就是极端无知的表现,按照这些人的逻辑,某个行业的企业想要多赚钱就应该统统选择涨价,但是现实却是,不少行业的企业产品纷纷选择降低价格以吸引消费者。
其根源就在于,卖家之间的竞争导致其必然降价以吸引买家,而买家之间的竞争则必然导致买家之间竞相出高价以吸引卖家。
那么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企业就是买家,而员工则是卖家,想要把劳动力卖出更高的价格,就需要更多的买家,这个更高的价格就包括了薪资待遇、各种假期等多种福利。
也就是说,劳动者想要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就应该让企业多起来,但现实却是,劳动者们只想把企业管起来强制其给出高工资,其结果就是管的越严,企业越少,越是给不出高工资,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人们无法弄清楚其中的道理,其结局必然是自食其果,无非就是失业和降薪。
当人们为婚假延长欢呼时,或许忘了问问自己:谁在为这些假期买单?当企业产品涨价或是裁员降薪时,谁又是最终的受害者?真正的劳动者权益,从来不是通过强制分配实现的,而是通过市场繁荣创造的,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认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