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时承诺免费换电终身质保,购车后却被车企取消

今天看到华商报大风新闻的报道,家住河南的高先生于2020年花费了近60万购买了某品牌新能源车企的电动汽车,当时该车企承诺首任车主不限里程享有终身质保、终身免费换电等多种权益,然而近期这些权益却被该车企以车主为“特殊使用条件或目的,超出普通用户日常使用场景”为由予以取消。

据大风新闻引述车主高先生的回应,其权益被取消的具体理由或为高先生的车辆一年就跑了17万公里,与高先生情况类似的还有王先生,其车辆两年来行驶里程高达35万公里,同时还有多名车主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据当事车主介绍,其车辆使用多为商务出行或外出旅游。

而根据这些车主购车时与车企签署的《车主基本权益告知书》,告知书中明确承诺“首任车主终身质保、终身免费换电”,不过当汽车被用于出租或其他运营目的、比赛竞技、表演娱乐、试验、军事行动、征用等特殊使用条件或目的时,厂家可收回权益,但在告知书中并未明确约定任何里程限制或“超出日常使用场景”的具体标准。

另外,根据该汽车品牌的服务管家与车主的沟通对话记录显示,该品牌汽车管家告知某车主其车辆近一年的里程远超行业标准和日常使用场景,所以予以取消权益,但当车主询问具体细节规定时,却又被管家告知没有详细说明。

那么,大家就可以发现,该车企单方面取消车主权益的行为并不合理,明显违反了车企与车主之间签署的约定,双方签署的告知书中并没有关于行驶里程的限制或约定,但该车企却以车主行驶里程不合常理为由予以取消,属于典型的违约行为,那么这时候该车企就涉嫌违反合同约定或是虚假宣传。

因此,被取消权益的车主可以以该车企违反合同约定或是虚假宣传为由,要求该车企恢复其应有的权益或是赔偿车主的相关损失;而对于该车企来说,既然是对用户承诺了“免费换电终身质保”,那么就要遵守合同约定,否则损害的不仅仅是相关车主的切身权益,还有该车企自身的品牌形象和长远利益。

而对于车辆行驶里程的问题,有的车主也许一年也开不了几次,但有的车主可能天天都开,如果该车企的用户基数足够多,那么,就可以拉低高频使用车辆的车主造成的售后成本,如果车企不愿意承担高频使用车辆的成本,那么就可以在车主购车时的合同中给予明确约定,比如限定具体的里程标准等等,但在这之前,已有的承诺要首先应该得到严格的遵守,如果消费者们发现,某些车企可以明显违反约定和承诺的话,那又凭什么让消费者觉得该车企可以值得信赖和选择呢?

最后问题来了,你知道说的是哪家车企吗?以后还会选择购买该品牌的汽车吗?

 
  •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供参考;配图来源自网络,与正文内容并无必然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