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昭和到令和的时代变迁

古代东亚文化圈深受中国影响,年号的使用颇为普遍。步入近代,日本成为世界上唯一还保留年号传统的国家,并延续至今。2019年5月1日,随着明仁天皇退位,德仁天皇登基,日本正式告别延续31年的平成时代(1989-2019),迈入令和时代(2019-至今)。

平成时代是日本近现代史上首次没有战争的时期,经济曾有过辉煌,在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2010年被中国超越。但日本经济自1995年泡沫破灭后便长期陷入停滞,尽管如此,社会整体仍保持稳定。

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涌现出以“宽松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成长于优渥环境,学业宽松,但走入职场后面对年功序列制却难以出人头地;而且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生育率低,创业公司少,年轻人承受着巨大压力,就业艰难,在这种背景下“佛系”文化在日本年轻人中盛行,“平成死宅”现象凸显。

反观昭和时代,作为日本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年号时期(1926-1989),战前的昭和一代人受军国主义影响,勇武好战,给亚洲各国及日本自身带来沉重灾难。战后,昭和精神转变为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日本企业家与工人缔造了多个经济繁荣期。两代人虽表现不同,但都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从文艺作品中也能看出这种精神气质的变化:在文艺作品中,战前年轻人满是军国主义情绪,战后则呈现出阳光积极的形象。

关税与贸易
贸易的本质是个人之间的合作,任何对贸易的限制,受损的都是具体的个人。

如今,平成时代的年轻人对国家前途表现出漠不关心,“平成废物”的说法由此而生。他们不仅拒绝入伍,对学习、工作、结婚、生育皆兴致缺缺,这种消极态度严重影响日本社会发展,致使经济陷入困境。为挽救经济,日本政界出台诸多政策,用力最猛的尤属“安倍经济学”: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试图通过货币扩张与鼓励消费来刺激经济;然而,这种政策实际上只是饮鸩止渴,通过制造通胀将危机后延,并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是短期内缓解经济压力,但长期来看却是在加剧社会矛盾。

2019年5月1日,日本进入令和时代,年号“令和”出自《万叶集》,寓意恬淡怡人。这一新年号的启用,既是对平成时代的一种总结,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然而,一个国家美好的未来需要由勤奋进取的国民努力建设而成,而平成时代的消极情绪和低欲望文化对前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重新激发社会活力,重新找到前进的动力,是令和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

国家的贫困与繁荣
一部深度解读国家兴衰的启迪之作!理解当代世界的经济命题,洞察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傅蔚冈、傅剑锋作序,张维迎、毛寿龙、王建勋、阿乙推荐!
小白经济学
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金钱,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帮助你理解世界运行的逻辑和规律。
 
  •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供参考;配图来源自网络,与正文内容并无必然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