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卫健委对前段时间北京某医院医生肖某被举报所引发的舆情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中对肖某、董某莹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情况分别给出了说明,相信关注此一事件的朋友都已经看过了。
澎湃发了一篇评论,讲教育公平是底线公平,医疗公平关乎人的生命,调门起的很高,我相信大家对在医疗领域发生的这件事情也很愤慨,我也相信大家在这件事情上是充满善意的,但是很遗憾,当前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大家所追求的公平和善意造成的。
有人这时就会不乐意了,公平、善意,这么美好的词,怎么搁在我这里却变成了坏事,这不是胡说八道吗?那大家可以去想一下,为什么会有好心办坏事和事与愿违这一类的词。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就接着卫健委的通报来讲,在通报中卫健委已经给予了三方相应的处罚结果和整改追责,我们假设哈,后续还会有更加严厉的处罚和整改,那时候能变成大家满意的处境吗?
大家不要忘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已经是我国顶尖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医学教育机构了,既然是顶尖的,就已经证明了它在各个方面都已经是做的非常好的了,那既然它已经是顶尖的了,为什么还会出现研究生导师医德私德问题和录取的学生存在弄虚作假的问题呢?
答案就在于恰恰是因为它是顶尖的,因为顶尖,这就意味着进入里面的医生或学生未来能够有各方面的巨大收益,比如社会地位、工作收入、人脉等等,这时候已经在里面的人就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谋取各种利益,而没有在里面的人就会想方设法的进去。
那大家想一下,按照现在人们的要求,对协和医学院整改管理的更加严格,是不是就不会有类似肖某这类问题了?不,这时候管理更加严格的结果意味着进入里面的利益更大,那大家可以想一下会是啥结果呢?
其实按照过往的情况,普通人就能弄虚作假进入协和医学院吗?不可能的,能进去的都是有门路的,那大家又凭啥保证整改之后这些人就没有门路了呢?没有人能保证这一点。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不是肖某的妻子自己举报,这次的事情能爆出来吗?难道除了肖某的妻子,就没有其它人知道这些事情吗?很显然,并不是。
所以,即使协和医学院严格整改,但由于其利益空间仍在,甚至变得更大了,那么,利益越大,越是会吸引人铤而走险,这个也是必然规律。
当然,这并不是说它后面就必定出问题哈,大家可以想一下,假如就这次的事情,肖某提前摆平他妻子的话,还会有大家吃瓜的机会吗?人们能够发现这次的事件就纯属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
看到这里,有人就问了,你讲了半天,这和你说的公平和善意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公平和善意本身没什么错,但是当语境不同时,那含义也是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
比如壮烈牺牲这个词,大家会认为他很崇高,充满了赞美。但就拿近期的某地区武装冲突吧,假设两国士兵都有伤亡,那么对本国来讲,士兵就是壮烈牺牲,但对交战的另一国来讲,一国士兵的壮烈牺牲只是另一国的击伤击毙罢了。
然后我们回到医疗领域,大家一会儿讲要教育公平,一会儿又讲医疗公平,但什么是公平?按照大家通俗的理解就是办事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但搁在医疗或教育领域,人们来谈公平,我觉得很可笑,在之前我写过一篇谈教育公平的,人们往往认为公立教育最公平,但大家可以找一些网上公开的数据,比如我当时搜的小学经费,江西某小学人均财政补贴在1.3万,而北京的却在7.8万,两者相差近6倍。
说回正题,一个普通人能开一家医院吗?能办一所学校吗?答案往往是不能,因为大家认为这两个领域很重要,不能交给个人,个人会为了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必须要公办才能保证公平。
那么公办是谁办呢?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公,比如公众,公众是谁?没有哪个人能说自己就是公众,因为公众从来都不存在,因为公众只是人们为了方便的一个概念简称,但大家会发现有人会说自己代表了公众,这里面一牵扯到舆论、二牵扯到权力,不过这里不深究这个。
而是说回现实,大家可以发现,公办往往就是官办,那么大家就会发现很多人是充满悖论的,一方面相信这些官能够大公无私,另一方面又对官员贪赃枉法咬牙切齿。
人们既然对贪官污吏咬牙切齿,那么就应该发现,官并不都是大公无私的,他们也会有私利,也会去犯错,但人们又为什么去相信官办就是公平公正的?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其结果就是这些掌握了权力的官更容易以权谋私、更容易破坏公平。
所以我说,人们谈什么教育公平和医疗公平非常可笑。
回想今年315晚会的时候,有媒体曝光卫生巾脏乱差的事情,之后立马就有卫生巾厂家视频直播自己的生产车间,也有其他人宣布进军卫生巾产业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卫生巾,这里并不是说后面这些就必然都是完好无缺的。
但在有些行业,人们遇到不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时,立马就会有新的厂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人们可以随时更换自己不满意的厂家,而那些无法为人们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厂家会随时面临无人问津破产倒闭的处境,这些厂家要是不想破产倒闭,就得持续改善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但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人们对学校不满,能随意转校吗?不但不能,反而要打击你,我在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高考移民的,高考移民明明是教育不公的结果,但大家却认为打击高考移民是为了维护公平,如果真公平的话,在哪里考试都一样,那还需要高考移民吗?
同理,在医疗领域也是一样,不过医疗领域要比学校宽松的多,也就是处境要好的多,至少患者是可以全国挑选医院的,不过由于医疗领域的管制,人们享受到的服务要比其它行业差得多,比如像我上面讲的那些可以自由进入的行业,人们对旧企业不满,立马会有新企业进入为人们提供优质服务,但在医疗领域,人们对医院的服务不满,很难有新的医院建立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人们只能一厢情愿地期待原先的医院能够改善服务、能够提高质量。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些自由进入的行业充满竞争,企业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话就会被淘汰;而医院的话,由于普通人或企业很难建立新的医院,患者们没有新的选择,那么患者即使对原先的医院感到不满,但这些医院无需做出多少改进就可以躺平,因为人们只要生病,就必然要去医院,你没得选。
但我前面讲了,其实医疗领域要好得多,因为患者看病的话还可以全国跑,如果患者看病和教育一样都需要本地户口的话,那么现在的医疗服务质量必然是下降的,问题也只会更多,因为本地就这几家医院,你爱看不看。不要觉得这个假设不可能,像是现在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免费医疗,国外不少实行免费医疗的地区,患者想看病必须分级诊断,要先经过本地家庭医生的审核,之后才能进入大医院看病。
长话短说,人们需要明白,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人们要是想要得到满意的服务,就需要和其他行业一样,让人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时候学校和医院为了赢得人们的选择,就需要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但如果行业没有自由供给的权利,那人们即使可以选择,其权利也是受到重重限制的。
大家会发现,在现实中,教育和医疗的供给是受到严格管制的,因为人们认为这些领域太重要了,必须要公办,要公平,要严格,要设置重重限制等等,我相信人们的初衷是充满善意的,但其结果却是,这些领域的供给受到严格限制,人们的选择权也受到严格限制,当人们都没有多少选择的时候,却又幻想能够有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不出问题,这不同样是自欺欺人吗?可这又能怪的了谁呢?这些权利不都是人们自己放弃的吗?
所以,我之前就写了:善意并不必然结出善果,有时候,不容置疑的善意结出的往往是难以估量的恶果,如果人们的观念不改变的话,很多问题往往是无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