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某媒体发文质疑广西贵港某学校奖励该校考上清华的女生一百万的事情,其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这些钱都是其他家庭买单;二是,过度沾染铜臭;三是,唯分数论;四是,功利性太强。
通过以上这几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该媒体的素养有多么的低下,可以说,某国绝大多数的媒体都差得很,这些媒体每天传播大量的垃圾信息,败坏受众的认知和思想,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观念败坏,垃圾频出。
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事情,女生考上清华,学校奖励现金,那么,在这个事情中,有人受到伤害或是损失吗?并没有,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两者都是受益者,前者得到了物质奖励,后者得到了曝光宣传,没有任何人的利益受到了伤害或损失,反而有多个受益者,那媒体凭什么去质疑指责人家呢?一个只有受益者,没有受害者的事情,你媒体质疑的动机与目的何在?
至于说,这百万奖金是其他学生的家庭买单,更是无稽之谈。由于该案中的学校是民办学校,有网友指出其高中一学期收费七千多元,因此很多人就会认为这个钱都是其他家庭买单,但这就是错的离谱。
因为学生家长交这个钱是为了让孩子读这个学校,如果学生家长认为这个价格太贵或是不值,可以去读其它学校,那么,学生家长掏钱让学生进入该校,这就是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购买或是交换,学生家长交钱,学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这个时候两者已经完成了交换,家长交的钱在学校提供相应教育服务后已经变成了学校的收入,那么,这个时候,学校怎么处理自己的收入都是人家的自由,那学校把这笔钱拿出来奖励给成绩优异的学生,难道这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好事吗?
而且,虽然这家学校收费很贵,但是,家长们选择该学校与否却是自由的,学校也无法强迫这些学生或家长来本校就读,这也就证明了,这些学生和家长也并没有损失。另外,这些学生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教育付费,这是理所应当的,像是某些公立学校的免费或是低价,其背后往往有大量的财政拨款,这些款项多是来自于纳税人。那么,一个是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付费,一个是家长让纳税人为自己孩子的教育付费,也就是说一个是花自己的钱,一个是花别人的钱,这到底是该鼓励哪一个,反对哪一个?可在当下的观念里,也许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吧。
然后再来看下沾染铜臭味,我已经从这句话里面闻到了满满的腐朽味。其实前者的话就是批判金钱嘛,可以说从这句话里面就可以看出这些媒体的无知与无耻,因为金钱恰恰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了解些经济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金钱就是交易媒介、信用媒介,它以信用为基础,帮助人们便利的实现价值转移和商品交换。可以说,金钱就是基于信任关系的产物,为人们带来了种种的交易便利。所以我说金钱是文明的象征,如果一个社会混乱无序、信任缺失,那么金钱就失去了价值。那么,金钱明明是文明的产物,是信任的体现,有什么值得批判的呢?这不正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嘛。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是合法合理获得的金钱,那就没有任何去批评的道理。
至于唯分数论,这怪人家学校吗?现实就是高分录取嘛,学校只是高分录取制下的一环,而且是只能必须服从这个规定的一环,那媒体去批评人家学校,这不是捏软柿子嘛。对于这个唯分数论就属于另一个领域的话题了,这里按住不表。
然后再来看下功利性太强,功利性就是追求名利嘛?太强就是过度的意思,但过度这个度是谁来掌握呢?这就同样见仁见智了,比如,张三一顿饭吃一个馒头,李四一顿饭吃五个馒头,李四过度了吗,还是张三不及呢?其实这个答案没有必要,因为我们不了解两者的详情,也没有理由去干预人家吃几个馒头。同样的道理,学校追求名利有错吗,古往今来,哪一个老师或是学校不希望追求桃李满天下,这里面没有名、没有利吗?如果追求名利是错的,那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毫无意义,甚至无法过活。至于这个过度,按照这些媒体一贯的尿性,肯定是由他们说了算喽,但别人的事情,只要没有受害人,关你何事呢?为啥要听你高高在上的瞎指挥呢?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媒体对人家学校的质疑或是批评,可以说全都是无病呻吟乱弹琴,明明是一个只有受益人,没有受害人的事情,有什么好质疑或是批评的呢?但是,大家又会发现,这样的声音好像又有很大的市场,大家说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