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河南郑州突降暴雨,据极目新闻报道,有游客吐槽在少林寺景区游玩时遇到暴雨却连一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而根据相关视频显示,在少林寺内立雪亭,有近50人挤在一个进深不足1米的屋檐下避雨,此外,有网友称寺里免费发了雨衣。
而根据少林寺的回应:游客想要进入避雨的是寺内文物场所,因此不让进入。据媒体报道,在立雪亭内,有少林寺僧人在内管理秩序。另外,少林寺景区内可供游客避雨的场所主要是上香处、走廊等游客可以参观的区域,部分寺庙,则是禁止入内。
那么,大家就可以发现,少林寺并不是没有提供避雨的地方,而是发了雨衣,在寺内公开游客参观的地方也可以避雨,但寺庙内未开放参观的场所则是禁止入内的,那这有什么问题吗?
完全没有,像是立雪亭,本来就是人家少林寺并未开放的区域,是重点保护文物,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施历经数百年岁月,较为脆弱。要是大量游客入内可能会因踩踏对地砖造成损坏,并且暴雨天气也可能对木质结构和其他文物造成受潮等影响,不利于文物的长期保存。所以,立雪亭往常都没有开放,在暴雨天气不允许游客进入更是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游客想要避雨,上面已经提及,寺内有避雨的地方,寺里也免费发了雨衣,还有僧人在维持秩序,少林寺并不是无所作为,只不过是没有满足游客们的所有需求罢了,那么我们就要看游客们的需求是否都是合理的?
比如,游客们想要避雨,这没什么问题,但你却非要进人家并未开放的文物保护场所内避雨,这不是强人所难么?而且还指责感受不到少林寺的慈悲为怀,这不妥妥的道德绑架吗?是不是人家慈悲为怀就意味着你可以提任何要求并让对方必须满足你?
所以我说,这种人的思维就是强盗逻辑,因为我提了要求,所以你就得必须满足我,你要是做不到就是你的不对,而这种观念在当下也大有市场,这也是导致当下社会观念败坏、乱象频出的根源所在。
比如,大家花钱买东西,认为产品价格不合理,就会拒绝购买,如果这时候卖家要求你必须买,大家就会认为卖家是强买强卖,甚至是违法犯罪。
但是,企业花钱雇人干活,企业是花钱的一方,被雇佣的人要是认为企业出价不合理,完全可以拒绝给这家企业干活,但现实呢,人们的选择却是纷纷指责攻击企业,甚至是要求强力去干预企业必须按照自己的诉求出价。
那么,大家就会发现,很多人自己花钱的时候只想当大爷,而面对别人花钱的时候,却是想让花钱的一方当孙子,这是不是双标的很,而这同样的是强盗逻辑,只不过是当这种观念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时候,那它就是这个社会运转的规则。
但是,大多数人的观念未必就是对的,而错误的代价必将呈现相应的后果,比如,人们呼吁对企业进行的各种干预,其后果就是工作岗位减少、就业变得困难,实际到手工资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等等。然而,当人们认识不到问题的根源时,往往会运用拔苗助长式的思维要求更多的干预,其结果毫无意外的就是南辕北辙、恶性循环。
而想要纠正强盗思维的最简单方式就是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人们互相尊重彼此的权利,不向他人施加强制性的责任或义务,可惜的是,强盗们的思维不仅仅是我强我有理,还有我弱我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