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南都观察的一篇文章:《名人进入编制,普通人在焦虑些什么?》,文章内容我不是很感兴趣,不过对于考编制这个话题我觉得可以聊几句。
互联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宇宙的尽头是编制,编制的尽头是公务员”,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出了个中玄机。
我这里不对编制进行详细区分,在我看来,吃财政饭和垄断饭的这两类都可以统归为有编制。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编制会有如此吸引力。
因为靠财政供给和行业垄断,考上编制,往往意味着工作稳定,福利优渥。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看到各种关门倒闭,包括但不限于:饭店、商场、店铺、工厂...
也可能见到各色的失业人等,包括但不限于:工地农民工、民企小职员、也包括民企老板...
但你应该很少见过有哪个有编制的人失业了,或是哪个有编制的单位解散了。
既然编制有如此魔力,那为什么不让人人都有编制呢?
那样岂不是每个人都不用担心失业,都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这点不用多想也知道不可能,因为编制是稀缺性资源,所以才人人想要,却只有很少人得到。
今天就在这里分析一下,编制工作稳定、福利优渥的利弊。
好处是很明显的,工作稳定,福利优渥,这样人们没啥后顾之忧,做事情自然更稳妥。
但弊端也很明显。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一家民营手机工厂,效益不好,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
如果一直这样,那这个手机厂入不敷出,资金面临枯竭,就会倒闭,老板破产,工人失业。
老板要想避免破产,就得解决问题,或是改进技术增加手机功能,或是降低成本降低手机价格,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力,企业才有可能活下去。
那换成有编制的呢?就比如足协吧。
男足踢的有多烂就不用我说了吧,但是你有听过有哪位足协人员因此丢掉工作了吗?
虽然足协落马了挺多人员,但基本上也都是贪腐这一块儿的问题,而不是因为能力问题。
由此,你会发现,民营企业做的不好就要破产倒闭。
但是有编制就不一样了,做得再烂也不用担心收入和失业,因为靠财政兜底或是行业垄断,也没有动力去改进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当然不是说他一定做得烂,而是他没有正常合理的评价考核淘汰机制!
那这时候人们就不一定是向优秀看齐了,毕竟人要上进很难,摆烂却很容易。
所以你会发现,你去这类机构办事情,人们通常的态度是如何,办事情效率又是如何?
更关键的一点是,成本又如何,这点是没法衡量的。
就像上面讲的例子,办工厂决策错了,马上要破产倒闭。
但有些机构决策错了,上面讲了,没有评价反馈机制,且有税收长期支持,可能要长期错下去,造成了巨大错误才会有所改变。
而这些代价,通常都是要由我们这些普通人去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