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枪洋炮从边缘突破折射的历史变迁

读书

帝国的覆没 | 南山书店

在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洋枪洋炮的发展轨迹深刻地反映了晚清在面对外部挑战时的境遇与转变,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国家发展的深刻影响。

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尽管林则徐、魏源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用西方先进武器武装清军来对抗外敌,却遭到严厉斥责,被指责为溃夷夏之防。

然而,严峻的内忧外患迫使清王朝在20年后的19世纪60年代不得不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化进程。

这一进程从引进现代机器起步,逐渐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军事武器的引进仿制则是其中的重要开端。

1854年,曾国藩建立湘军,率先用洋枪洋炮武装军队,这一举措具有标志性意义。湘军水师凭借从广东购买的洋炮取得大胜,显示出先进武器的巨大威力,洋枪洋炮最初通过体制外边缘的湘军得以突破,进入国家军队装备体系,这也成为中国现代性转型从边缘向中心挺进的典型模式。

而其他落后国家在面对先进国家的挑战时,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土耳其和日本在面对西方的冲击时,都通过引进西方武器和改革军事制度,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土耳其在中世纪末期的失败促使其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武器,而日本则在鸦片战争后迅速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的优势,开始了现代化改革。

然而,与日本在现代化进程中迅速反应相比,晚清则显得异常迟缓,入关前,清朝为增强实力,不遗余力地获取先进武器,如红夷大炮,即便名称带有歧视性也未加拒绝。但入关两百年后,却因以夷变夏的陈腐观念,坚决抵制使用西方先进武器,认为这是大逆不道。这种从积极进取到僵化保守的转变,严重束缚了国家的发展,使其在面对外部挑战时逐渐落后崩溃。

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清王朝在夺取政权前的开放态度,与后来的保守形成了鲜明对比。它警示着我们,只有不断突破传统观念的桎梏,积极学习先进技术与理念,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前行,实现国家的繁荣与进步。

帝国的覆没 | 南山书店

weinxin
tiechui2070
微信扫码关注
观念决定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但我们却是多数人观念的奴隶。
 
  •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供参考;配图来源自网络,与正文内容并无必然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