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应该坚定支持西贝起诉罗永浩

本来不想写罗永浩吐槽说西贝使用了预制菜的事情,但架不住这事情太火了,关于这件事的新闻、视频和直播今天我刷到了好多次,让人都有点烦了。

首先来讲下我为什么建议大家都支持西贝来起诉罗永浩,这里并不是在站谁或是支持谁,而是我认为双方有争议的话,交给法律去解决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公正的做法,双方在法庭上用事实和证据来讲道理,谁对谁错交给法官来判断,最好庭审现场可以公开直播,让广大网友一起来见证。

然后再来说一下我个人的判断,先引用一下罗永浩最初的吐槽:“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那么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罗永浩所表达的意思是,他很确定西贝使用的是预制菜,而且给予了贬低性评价。

不过西贝餐饮一方则予以否认,表明西贝餐饮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明天开始全国门店公开罗永浩消费的菜单让大家品尝监督。同时表示,罗永浩的发言对西贝商誉影响非常大,将走法律程序进行起诉。

然后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下老罗的微博,他引用了个人的口味判断、媒体的相关报道、网友的图片爆料等多种方式去指责西贝就是使用了预制菜,甚至是悬赏征集线索,那么前述的这些信息能不能作为支撑老罗最开始网络发言的证据来使用呢?

我觉得很难,因为你既然是公开明确的指责西贝餐饮,那么你的这个指责就应该建立在就餐时发现或掌握的已有的证据基础之上,你要有让大家能够信服的依据,那么大家现在有看到老罗关于最开始的吐槽所依据的具体的证据了吗?

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吹毛求疵,毕竟罗永浩是一个公众人物,全网粉丝数千万,影响力巨大,其一句没有根据的指责,很可能轻易地就把一家餐馆弄倒闭了。所以越是公众人物应该越是谨言慎行,比如他要是吐槽,感觉西贝的菜肴吃起来就像是预制菜一样,这就没啥问题,因为他表达的只是个人的一种口味判断,但很明显罗永浩所发布的信息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感觉了,而是变成了一种指责和抨击,那么你的批评就应该有理有据,所以我说,双方最好是对薄公堂,拿证据说话。

然后再来看下西贝到底有没有预制菜的问题,去年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里对其有明确的定义,关于其概念就不赘述了,但是当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已经指出,考虑到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判断,未必正确仅供大家参考:对于连锁餐饮的现有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也就是说,连锁餐饮的中央厨房所制作的这些各种品类的菜肴,不属于该文件所管辖的范畴,自然也就不算是预制菜了。

这就相当于一个特殊规定吧,所以西贝餐饮的创始人说其店里没有任何一道预制菜,这话从规定上看是没有错的。

最后再来说下关于预制菜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预制菜要比绝大多数的小饭馆要干净卫生和安全靠谱,因为假设有一千个小饭馆,那就是一千个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每个饭馆的卫生安全标准都因人而异,一个小饭馆的安全卫生程度,基本上全靠老板的个人自觉,而预制菜的生产往往采用标准化流程化方式,要比前者靠谱的多,当然这个也是因人而异了。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使预制菜比小饭馆要卫生要安全,但消费者就是想吃现做现炒的,就是不想吃预制菜,这个该怎么保障呢?这里有两种方式:一是消费者就餐前提前询问是否是现做现炒的,排除掉预制菜,饭店无法满足就拒绝消费,如果饭店说是现做现炒但却使用预制菜那就按照欺诈处理,长此以往饭店就会自动给予标注;二就是通过强制规定要求饭店都必须予以明确标注是否为现做现炒、或是预制菜。

其实按照社会的发展,预制菜未来肯定是会在餐饮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的,因为消费者对效率和价格的要求,这是必然趋势,比如张三去餐厅吃饭,点了份麻婆豆腐,现做的话要快二三十分钟了,预制菜只需要三五分钟,如果张三有闲情雅致自然愿意多等,但要是就餐的人特别多或是张三时间特别急,他还等的了吗?另外像是有人吐槽的花了现炒的钱,吃的却是预制菜,其实这同样是犯了成本决定价格的错误,不过这里不再多说。

最后,如果大家不想吃到预制菜的话,那就首先要停止污名化和妖魔化预制菜,因为人们越是这样做,饭店越是不敢告诉消费者他到底有没有使用预制菜。

 
  •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供参考;配图来源自网络,与正文内容并无必然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