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则报道,法国面包师希望五一可以继续上班。对,你没有看错,是希望五一可以上班。
原因是啥呢,根据法国的法律规定,五一国际劳动节属于强制休假日,包括面包师在内的部分职业当天不得工作。
在2021年的五一期间,法国巴黎有一家面包店老板因在法定假日营业被处以7.8万欧的高额罚款,按照当下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64万元;在之后的2024年,法国又有多家面包店因此被罚。
看到这里,就肯定会有大量的人选择支持,也会有不少的人选择反对:支持者会认为法律保障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反对者则批评其侵犯了人们的自由。
但我们从问题的本质就可以发现,这是政府干预对个体自由选择权的侵蚀,以及计划思维对市场自发秩序的破坏。
法国法律强制规定五一休假,表面上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实则隐含了“一刀切”的家长式思维,其内含的思维就是在说,你劳动者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得由别人说了算。
但事实上却是:没有任何人比当事人更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就像喝豆腐脑一样,有人喜欢甜的,有人喜欢咸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口味,而不是强制统一所有人都必须只能喝甜的或是喝咸的。
就比如这些面包店,根据老板的说法,五一劳动节通常是生意非常好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假定老板肯定是愿意营业的。
至于员工呢?虽然劳动节这天有双倍工资和额外津贴,但劳动者依旧会有两个意愿选项:愿意上班和不愿意上班。
愿意上班的劳动者会认为休息一天还不如多赚点钱;而不愿意上班的劳动者则会认为,不能只为了赚钱而让自己没时间休息。
也就是说,劳动者这时候会出现不同的选择意愿,但现在法律却以“保护劳动者”之名,剥夺了劳动者自由选择的权利,就像法国面包师现在这样,在五一这天,你只有选择不劳动的权利,而没有选择劳动的权利。
那么,很明显,那些想要在五一这天工作获得双倍工资和额外津贴的劳动者,就失去了获得更高收入的权利。
法国的法律规定:一方面,导致面包店在五一需求高峰期无法提供足够供给,使得消费者体验变差;另一方面,商家和员工都失去了通过节假日工作获取更多收入的机会。
法国劳动法的争议揭示了一个深层矛盾:人们对“完美制度”的追求,往往以牺牲真实世界的自由为代价。
这提醒我们,现实从来都不完美,那些妄图通过强制干预创造完美世界的行为往往只会适得其反,因为强制干预的代价更高——它扼杀了个人自由、经济效率和社会活力,并催生出更复杂的寻租行为。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法律规定的本意是好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
但是,真正的保护应该是让劳动者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既有休息的自由,也有工作的自由,而不是在为了劳动者好的名义之下,却使劳动者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