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费是个伪命题

博客

推动经济发展要靠资本积累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生产和间接生产。

直接生产,即不使用资本品的生产方式;而间接生产,也叫迂回生产,则是使用资本品进行生产的生产方式。

比如捕鱼,一个人直接跳进水里用手抓鱼,这就是直接生产;而另一个人想要捕鱼却是首先去制作捕鱼工具,比如鱼竿、渔网之类的渔具,这些工具生产出来后并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作为生产工具去使用,这些生产工具就是资本品,生产生产工具的全部资源集合就是资本积累,然后人们再使用渔具进行捕鱼,这种先生产生产工具再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的方式就是间接生产。

那么大家可以发现,用手抓鱼虽然不需要前期准备工作,但生产效率和最终产量都很低;而使用渔具,不但要做前期工作,还要投入成本,在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还没有产出,但是当前期工作准备好后,使用渔具捕鱼的效率和产量都有极大的提高。

因此大家就可以发现,这两种生产方式各有优劣,直接生产虽然不需要多少投入但产量低,而间接生产虽然产量高却需要先进行资本积累和投入。

那么人们要想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产出,很明显是需要选择间接生产的生产方式,而其中的资本积累和投入有多种途径,比如勤俭节约、殖民掠夺、引进外资等等,现实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例子,而一个地区如果缺少资本的话就只能使用比较原始的直接生产方式,长期物资匮乏和贫穷落后。

那么想要推动经济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唯一的正确途径就是积累资本、增加投资,资本和投资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物质产出,人们的收入更高生活更好。

可悲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天天在骂资本,我估计他们连资本到底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这些人正在亲手毁掉我们这四十多年来来之不易的生活,如果这些错误的观念得不到纠正,其未来结局可想而知,到了那时,没有人是局外人。

信贷扩张并非真实的资本

前文讲了,想要发展经济需要有足够的资本积累,那么信贷扩张是资本吗?

银行通过信贷政策可以增加市面上的货币供应量,但在之前同样给大家讲了,货币只是交易媒介而不是财富,如果货币不能流通,那就一文不值,而只有人们生产的物质产出才是真实的财富,货币只是交换这些物质产出的媒介工具而已。

那么,如果一定时间内的物质产出没有增加,而货币却增加了,那些先拿到新增货币的人一通买买买后,货物在供需关系的变动下就会出现价格的变化。

比如,原先100单位的货币对应100单位的物质产出,货币突然增加到110单位,那么在货币和货物的不断交换流转中,就会逐渐变成110单位的货币对应100单位的产出。

那么大家就可以发现,钱不值钱了,这就是很多人抱怨的物价上涨了,在这个过程中,先拿到新增货币的人是受益的,后拿到和没拿到的是受损的。

所以,信贷政策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只是通过新增货币稀释掉了原先货币的购买力,实现了财富在人际间的转移,如果调整信贷政策就能凭空创造财富的话,那为什么不大调特调呢?

所以其结果就是,这个时候谁存钱谁就是傻子,大家都知道钱会不值钱,就赶紧花掉,这时候就是打击节俭储蓄和资本积累,消耗掉了本可以积累的资本;

其次就是这些新增信贷资金并不是来自真实的储蓄,当这些资金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时候,如果是长周期的投资通常就需要有持续的信贷资金投入维持,一旦信贷政策调整,就很容易陷入无以为继的处境,也就是俗称的烂尾,当有大量的企业或民众受到误导的时候,这时经济就要面临巨大问题,这就是之前写的,经济危机往往是人为操纵货币政策的结果。

人们对信贷政策的信赖前提往往是假定政策的制定者是无所不能的不会犯错的人,但这个前提本身就是存疑的,现实是每个人都会犯错,但不同的人所犯的错误需要承担的代价是不同的,有的人犯错是自己承担代价,而有的人犯错是别人承担代价。

这让人想起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当错误的代价由别人承担时,犯错是很容易的,坚持错误也很容易!”

消费不足的原因是因为生产不足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要刺激消费,我之前写过,刺激消费是个伪命题,消费就是一个人满足自身需求或欲望的一种方式,是个人就会消费,不消费他就活不下去,也根本不需要刺激,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但他又为什么不消费呢?

不是他没有消费的欲望,而是他满足自身欲望的手段不够造成的,通俗点说就是没钱,要是有花不完的钱,又有谁不会消费呢,还需要别人刺激?

这也就是标题讲的,消费不足的原因是因为生产不足,那有人可能就纳闷了,现在都产能过剩了,怎么扯上生产不足了呢?

那么我们就要想,当一个人花钱消费的时候,他的钱是哪里来的?

必定是首先通过其他途径赚来的,不管是什么方式,一个人想要花钱就必须先要赚钱,当他花钱的时候是消费者,赚钱的时候则是生产者,那么当一个人面临降薪、失业等处境的时候,他的收入就会减少,这时候就意味着他通过提供生产赚取收入的能力下降,也就是生产不足了、收入下降了、没法消费了。

至于产能过剩,同样是个伪命题,假如张三是个开面馆的,每天有100人进店消费,那他会每天准备200碗面条的食材吗?

不会,即使刚开始有误差,但随着时间和客流量张三会随时调整食材和餐量,所以,即使有产能过剩,但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产能,但如果长期存在产能过剩,那就一定是有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张三做一碗面条不管它卖出去与否就有人给他发钱,那他会不会多做呢?

当然,食材只有很短的保质期,但换个行业就很明显了,比如工业品,几乎没有保质期,厂家会不会为了拿补贴卯足劲生产呢?

明明都卖不出去,他为什么还大量生产,和自己的财产过不去吗?

那么大家可以发现,不管是消费不足还是产能过剩,其背后都是生产遭到了破坏,一方面人们没法生产赚不来钱,另一方面却是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还要一直生产,一定是有什么因素破坏了生产秩序,那会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是管的不够, 也有人认为是管的太多,这就是症结啊,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决定着两个完全相反的选择和结果。

weinxin
tiechui2070
微信扫码关注
观念决定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但我们却是多数人观念的奴隶。
 
  •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供参考;配图来源自网络,与正文内容并无必然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