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骑手交社保的问题,网上引起了很多的争论,但这些争论多数流于表面形式,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社保的根本性质,大多数争论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贻害无穷。
有很多人认为社保是对劳动者的一种福利保障,从直觉上看这并没有错,有社保的劳动者,失业了可以领失业金,生病了可以报销,工伤的话有高额补偿,退休了还可以每月领退休金,从这些方面来看劳动者享受到了种种福利保障,非常不错。
但当我们追问这些种种福利的成本是从哪里来时,人们就会发现,这些优渥福利的背后隐藏着被人们忽视的秘密,这个秘密就是本文标题所讲的那样,社保的所有成本,最终都是由普通民众承担的。
注意,为了便于表达,这里的社保不仅仅指五险,也包括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在本文,我把这些都统称为社保。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经给大家讲了,社保的所有成本都是劳动者自己承担的,这个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都应该能够理解,在这里再给大家强调一下,虽然社保中有一部分是强制企业缴纳,但这部分仍是企业的用工支出成本,只不过是称呼不同罢了,其本质都是企业为了聘用该员工所承担的支出成本,只不过是把这个总成本细分成了到手工资、个人缴纳和企业缴纳等不同名字。
那有人就会纳闷,既然社保的所有成本都是由劳动者承担,为什么有企业不愿意给劳动者交社保呢?其中的因素比较复杂,比如一些收入比较低的劳动者,假设某企业想要花三千招聘员工,如果不交社保,员工到手工资就是三千,如果交了社保,按照相应的缴纳基数,至少也要交一千多,那么,员工实际到手工资可能连两千都不到,这样就很难招到人,如果要是员工到手工资依旧是三千,那么加上社保成本的话,企业的实际招聘成本就在四千多了。除了成本因素,还包括不少其它因素,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然后说回正题,既然我们搞清楚了,社保的所有成本都是劳动者承担的,那我们就要去思考劳动者和普通民众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很多人会认为劳动者和普通民众是同一个概念,指向的是同一个群体,但这就大错特错了,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非常有权势,那他是不是劳动者?也许有人看到这个问题会纠结,那特朗普当美国总统是不是上班?领不领工资?要不要福利?也许特朗普表示过他不会领工资,但他个人不愿意领,这个是个人的选择,但这并不能否定美国总统也是一个工作岗位的性质,而且这个岗位的年薪在40万美元,并享有各种优渥的福利。
看到这里我们再问,特朗普是不是一个劳动者?也许有人会基于个人立场或情感而进行否定,那我们再问,那些在特朗普手下工作的人是不是劳动者,从美国总统,到一个最基层的美国公职人员,他们都不算劳动者吗?
不,他们都可以被称作是劳动者,所以,大家可以发现,普通民众可以是劳动者,但劳动者却不必然是普通民众。
当然,现实中,人们并不会把美国总统或是美国的公职人员称作劳动者,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领取固定薪水和种种福利。
同理,让我们把场景切换到国内,公职人员领不领薪水,有没有五险一金?不但有,而且往往是待遇比较好的,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把劳动者分为三类:公职人员、国企人员和民企人员。当然,还可以继续细分,不过这个三分法差不多就足够了。
这时候民企人员就相当于普通民众,这个可以细分为缴纳社保和未交社保。
那么这时候劳动者就分为四类了:公职人员、国企人员、民企缴纳社保和民企未交社保。这个分类法并不是非常严谨,不过大家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就行了,大家可以自己在心里对这四类人的工资和福利给出一个自己的排名。
虽然,我们在前面讲了,所有的社保成本都是劳动者承担的,但劳动者的不同性质也决定了这个成本的承担对象不同:
比如公职人员,他们的收入通常来自财政拨款,也就是税收,这也就是说,他们的工资和社保都是来源于纳税人,也就是说是纳税人承担了这些,那这个纳税人是谁呢?就是普通的民众,即使公职人员缴纳税款,但他们的所有收入本身就来源于税款,这只不过相当于他们拿到的税款减少了一部分。
然后看下国企人员,我们可以把这部分人的收入分为两类,财政拨款和非财政拨款,比如大多数国企都有自己的企业业务,这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国企的业务通常都是排他性的,只有国企可以做,消费者无论好坏都别无选择,虽然这并非直接收税,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间接收税,这就说明了这部分人的收入直接或间接来自普通民众的税款。
然后再来看下民企,这个就好理解了,上面已经讲过了,社保的成本就是企业用工成本的一部分,即由劳动者承担所有成本。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社保的最终成本是由谁来承担的呢?就是普通民众、普通劳动者。
那为什么有了社保后劳动者看起来的确享受到了各种福利呢?这就是我上一篇文章讲的,这个是劳动者部分工资的强制再分配,劳动者的部分工资以社保的名义进入了一个大的资金池,然后有需要的人从资金池里拿钱,看起来很不错。
但大家可以发现,这就注定了有人拿的多,有人拿的少,而且也很难公平,比如某个劳动者天天抽烟喝酒,身体很不好,看病要花掉大量的医疗补助,这意味着啥呢?意味着要有很多的不抽烟不喝酒的劳动者承担前者的医疗成本,是不是很魔幻?
在这个过程中,普通劳动者的确会受益,但这也注定了有人会受损,只不过受损者看起来并不明显罢了,这是为啥呢?
因为社保的现收现付制,把这个成本的承担对象分摊给未来的某一代了,像是现在的退休人员领的养老金大部分来自当前劳动者缴纳的,而当前的劳动者未来领取养老金要靠未来的某一代劳动者,在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情况下,未来世代劳动者的压力可想而知。
其次就是社保资金的缺口被财政补贴弥补,这个补贴的成本最终就又分摊给纳税人和普通民众了,但由于这个过程是间接隐蔽的,很多人无法察觉,即使察觉,也往往错误归因,比如物价上涨,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但人们通常会从直觉上把原因归咎于商家。
因此,大家可以发现,社保并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聚宝盆,让每个劳动者交十万元都可以得到二十万,甚至三十万,而是一群劳动者每人交了十万,放在一个资金池里,然后有人从里面拿到了二十万甚至三十万,这也就注定了有人拿的要低于自己交的,更何况,有些拿钱的人还没往里面放钱呢?
所以,社保是不是保障就见仁见智了。
从里面拿的多的人会非常支持这个制度;
但由于受损者是未来世代及潜在的普通民众,前者发不出反对的声音,后者又往往基于错误认知选择错误的解决方法,比如那些被人们称作社会良心的呼吁提高农民群体养老金、呼吁给骑手交社保的声音,就认识不到这些成本最终还是由普通民众承担。
所以大家可以发现,社保,有大量的支持者,却很少有反对者,看起来非常完美,但这只不过是部分群体的利益使然和部分群体的虚幻感觉罢了。
当普通民众认识不到自己要承担这些所有人的社保成本时,那就要一直承担下去,世世代代承担下去,可这又怪得了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