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有自媒体连续发文呼吁大幅提高农民群体的养老金,我知道会有大量的人认为这就是社会良心,但是,很遗憾,善意并不必然结出善果,有时候,不容置疑的善意结出的往往是难以估量的恶果。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养老金这个话题,在当今社会,养老金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许多人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应该提高养老金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那么,我们先来看养老金是从哪里来的?很多人会说,这是自己年轻时工作的时候交的,年老后再取出来使用,听起来非常完美,但是却经不起推敲。
如果是自己年轻时候缴纳,年老时候使用,那么又何必交给别人并设置重重使用障碍呢?直接存在自己的银行账户里不是更靠谱吗?想用的时候就随时取用,岂不是更加方便?
而且养老金还具有不可预测的风险,假设张三和李四在同一公司工作,同时入职、同时退休,退休年龄都是六十岁,张三活到九十岁,可以领三十年的养老金,而李四活到七十岁,就只能领取十年的养老金,那为什么都是自己交的钱,领取的年限和数额却是相差巨大呢?更不要说不同群体职业之间的差异了?
在之前我给大家讲过,社保的所有成本都是劳动者自己承担的,有些人可能连这句话的意思都难以理解;虽然通常情况下社保分为个人缴纳和企业缴纳,但事实上社保个人缴纳加上企业缴纳再加上员工到手工资的这个总和,都是企业的用工支出成本。
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为了方便我们取用整数,某企业职工王五,企业给王五缴纳社保2000,王五个人缴纳1000,王五到手工资7000,不考虑个税,那么该企业为王五支出的成本就是:2000+1000+7000=10000,也就是说,该企业聘用王五的话每月的人工成本支出就是1万,只不过其中的2000是以企业缴纳的名义称呼罢了。
但是,我们会发现,企业缴纳的部分进入了统筹账户,也就是劳动者们共同使用,也可以叫做吃大锅饭,其中的具体细节比较复杂,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时候统筹账户就变成了劳动者部分工资的再分配,这就注定了有人分的多,有人分的少,用上面张三李四的例子就可以理解了。如果劳动者是自愿接受的,那谁也没话说,互助互济嘛;但现实却是,这部分是强制的,其中的公平性就存在疑问。
其次就是,劳动者缴纳的养老金并不是存在账户里一直不动,等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其中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进入统筹账户后,这部分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即当期征收的统筹基金用于支付当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等相关待遇,而且这部分基本上没有结余,大家看媒体对养老金缺口的报道就知道了。
这是啥意思呢?就是劳动者当前缴纳的养老金统筹部分被当前的退休者直接领走了,那么当这些劳动者退休的时候想要使用统筹账户里的养老金,就得依靠未来的劳动者往里面缴纳;不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的下降,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和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可以增加缴纳时限、缩短领取时限,而鼓励生育则同样是确保未来有足够的劳动人口。
但在这个人口走向的大趋势下,这个缺口是注定不断扩大的,当下每年的养老金缺口已经在1万亿以上了,未来只会更大,而且人们还在不断地呼吁提高养老金,那该怎么办呢,很简单,财政补贴嘛,现在差不多每年财政对养老金的补贴都在1万亿以上,未来预计也只会更多。
那财政补贴的钱从哪里来,无非是征税和印钞,也就是在统筹账户分配的基础之上,再从其他地方拿一部分人的钱或是用新印的钱稀释掉所有人的旧钱的购买力给另一部分人发养老金,虽然其中的细节非常复杂,但我们这时候已经可以把养老金划分成两类了,即个人缴纳的部分,注意,这部分包括企业缴纳的统筹账户,以及非个人缴纳的部分,比如财政补贴。
那么,个人缴纳部分是劳动者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所做的储蓄,这是合理的,至于其中的统筹账户的再分配就见仁见智了。
而非个人缴纳部分,实际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当然,很多人是喜欢谈财富再分配的,因为其暗含的内容就是分别人的钱,如果是分自己的钱,那这些人则是万万不愿意的。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不怕流氓多强大,就怕流氓有文化。在之前我同样给大家写过,比如还是张三和李四吧,张三和李四虽然是同事,但没啥亲属关系,张三有一天生病了,需要一大笔钱,张三对李四说,你把这笔钱出了吧,那不但李四不乐意,大家也不乐意;但张三换了一个说法,说应该提供免费医疗,钱从哪来呢?就对李四征税,这时候大家就又支持张三了,而且李四反对的话还会被骂没良心,是不是很魔幻?只是换了一个说法,非法的就变成了合法的,众人反对的就变成了众人支持的。
当然,今天不是聊这个,而是说回养老金里面的再分配,这种再分配机制,虽然看似公平,也回应了人们要求缩小贫富差距的呼声,但实际上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比如,财富再分配往往会打击财产权和财富积累。在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中,人们通过个人劳动和智慧创新积累财富,这是经济效率和增长的源泉。而且,在自由市场中,一个人赚的越多,往往是其服务他人的能力越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赚到了钱,消费者得到了满意的产品服务,这是双赢的交换,比如国内排名的富豪,哪一个不是自己创办的企业服务了数以万计甚至是亿级以上的用户?
然而,当政府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财富再分配时,实际上是在削弱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尤其是受打击的群体往往是最有能力、最会创造财富的群体。这不仅会降低经济效率,还会阻碍经济增长,并最终降低所有人的实际生活水平。
其次,财富再分配往往难以做到公平。在现实生活中,再分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公平现象,有人分得多,有人分得少。大家可以看下,谁的养老金最多,每月多少,谁的又最少,每月又有多少?根据有博主统计,就按照财政补贴来计算,高的群体每月得到的补贴在数千元,而低的群体则仅有百余元,仅这个差距就在十多倍。而且,财富再分配往往由掌握分配权的人来决定,这就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
那么,人们不断地呼吁提高养老金现实吗?如果人们只在意到手的金额的话,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再多的钱都能发出来,毕竟津巴布韦连百万亿面值的钞票都印过,但之前给大家讲了,货币只是交换媒介,它的作用就是换到能够让人们实际使用的物质财富,如果现实中的物质财富没有增加,钞票大量增加,那只会让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即物价上涨。
而在当下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人们却期冀养老金越发越多的时候,能做的就是上面讲的那几样:延迟退休、鼓励生育、征税印钞。
但如果人们仔细思考其中的原理就会发现,这些方案都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制造问题,无非就是用新问题掩盖旧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现下的养老金制度的不可持续性:
如果人们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要低于自己缴纳的金额,那劳动者们肯定不愿意;
要是等于缴纳的金额,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还增加中间商的成本,也不现实;
要是高于自己缴纳的金额,那么,高出的钱要从哪里来?
在之前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缺口被新增人口弥补了;但在人口增长放缓甚至是负增长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那么,这个缺口最终无非就是劳动者自己承担或是让别人承担的问题,这就注定了未来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对立和撕裂。
因此,面对养老金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解决呢?其实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取消养老金制度,将当下的社保部分直接作为工资发放给劳动者;或是将其改革为个人专项账户。
取消养老金制度,虽然看似残酷,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更为公平和可持续的做法。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准备。通过个人储蓄和投资,人们可以在老年时享受到自己劳动成果带来的回报。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然,取消养老金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逐步引导人们转变观念,鼓励个人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负责。同时,还可以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人们进行个人储蓄和投资。
另外,将养老金改革为个人专项账户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在这种模式下,个人和企业缴纳的养老金将直接进入个人账户,由个人自主管理和投资。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保障个人权益,还能够提高养老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可以通过监管和引导,确保个人专项账户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商业保险、家族信托、私人年金等工具来进行补充。
因此,人们需要正确认识到,养老金应该取消而非提高,取消所有人的养老金或是更改为个人专项账户,这样才有助于构建一个真正的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经济社会环境,所有人都受益其中;
否则的话,养老金无论怎么提高和改革,普通人的养老金永远都只会是最低的,而且实际上也是所有人养老金的最终成本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