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从分家苦难到发展曙光

孟加拉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恒河三角洲古时是南亚次大陆的经济、人口中心,加尔各答作为孟加拉文化的代表城市,殖民时代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经营下,成为了英国统治南亚次大陆的首府和繁荣的商业中心,泰戈尔笔下金色的孟加拉便是这一辉煌时期的写照。

然而,1905年英国按宗教划分孟加拉地区,虽然后来又合并,但已为孟加拉埋下了分裂的种子。二战期间,孟加拉因殖民当局错误政策,300多万人死于饥荒,英国统治者民心尽失。1947年南亚大分家,孟加拉地区被一分为二,西孟加拉归印度,东孟加拉成为巴基斯坦的东部飞地:东巴基斯坦,这次分治伴随着大规模的暴力冲突。

巴基斯坦建国后,格局畸形:东巴基斯坦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饱受不公。长期的矛盾积累在1970年大选后彻底爆发,东巴基斯坦独立运动拉开序幕。1971年,在第三次印巴战争后,东巴基斯坦成功独立,孟加拉国诞生。

但独立后的孟加拉国陷入贫困。许多人将孟加拉国的贫困归因于人口过载、恶劣的季风气候以及热带气候下人们的懒惰等;但这些观点并不准确,孟加拉国人口众多并非短期人口爆炸的结果,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人口稠密区,也曾经历过繁荣。

实际上,立国前20多年的被剥削、被封锁,计划经济对农民积极性的抑制,以及受印度左翼政党影响的施政风格,加上局势动荡战乱,才是导致其贫困的主因。

不过,情况在近年有所改观。20世纪80年代开启经济改革后,孟加拉国经济逐渐有了起色。特别是在成衣制造领域,2000年左右,中国成衣制造业因成本上升等因素寻求产业外溢,大量中国企业流入孟加拉国。中国带去先进的生产线、生产和管理经验,使成衣制造成为孟加拉国的经济支柱,带动了经济增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如今,孟加拉国已成为南亚乃至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不仅是其纺织业的师傅,也是最大的出口对象。未来,孟加拉国有望继续借鉴中国经验,走出贫困泥潭,实现更大的发展。

国家的贫困与繁荣
一部深度解读国家兴衰的启迪之作!理解当代世界的经济命题,洞察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傅蔚冈、傅剑锋作序,张维迎、毛寿龙、王建勋、阿乙推荐!
 
  •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供参考;配图来源自网络,与正文内容并无必然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