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让近代中国首次直面西方的船坚炮利。
然而,当时国人对西方的认知极为有限,即使眼界较为开阔的林则徐最初亦对英国人有错误判断。
战争期间,清军节节败退,清军将领仍妄图以传统“法术”对抗西方先进武器,最终一败涂地。
在此严峻形势下,林则徐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进一步系统阐述,倡导学习西方的战舰、火器以及养兵练兵之法,并主张引进各类有益民用的技术。
这一主张的提出,堪称中国现代启蒙的先声,它试图冲破传统观念的重重枷锁,引导国人以全新视角审视西方。
但是,这一主张却遭到了狂风暴雨般的抨击,被污蔑为以夷变夏、溃夷夏之防等,众多守旧势力视其为洪水猛兽,对其嗤之以鼻,清廷更是将《海国图志》封禁二十余年。
传统观念的深厚根基,使得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思想难以在中国本土顺利生根发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国图志》1851年传入日本,起初因涉及宗教内容被禁,但1854年日本开国后,该书迅速解禁并备受推崇,短短几年间,日本便刊印《海国图志》各种版本达二十余种,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促使开国攘夷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潮。
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等人士深受其影响,吉田松阴主持的松下村塾更是成为培养明治维新人才的摇篮,众多日后在日本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皆出自于此。
横井小楠、桥本左内等也因该书转变思想,不仅在器物层面积极学习西方,还深入到制度、文化层面进行探索与变革。
回顾历史,林、魏之后的中国思想界,以是否师夷为界划分新旧阵营。
尽管各方目的皆为救国,但师夷长技以制夷长期遭受误解与批判,使得民族主义逐渐带上封闭排外的色彩,成为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巨大阻碍。
实际上,晚清中国能够取得些许成就并延续国家命脉,正是得益于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主张师夷之人的不懈努力。
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实践,虽然曲折,却为近代中国的自立、自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与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