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观新闻发了一篇报道,说网约车订单抽成近5成,触碰红线,澎湃新闻发了社论,说网约车抽成不能竭泽而渔,两家都呼吁要多管一管,一幅忧国忧民、为民发声的形象跃然纸上。
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分析认识到问题的本质,那其看似善意的呼吁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只会加剧矛盾。
就说这个网约车吧,为什么明明已经有了出租车,还会有网约车的出现?
以前只有出租车的时候,大家打车的经历都应该还记得吧,想打车,只能站在路口旁边凭运气去等,等个十几二十分钟是常态,而司机呢,想要拉到乘客得在街上来回跑,拉不到就得空耗,对双方而言,时间和成本都不小。
而网约车的出现,解决了这个痛点,网约车平台通过聚合乘车人的需求信息和车辆信息,撮合两者之间快速便捷完成乘车交易,节省了双方的时间和成本,完全是好事一件。
但网约车刚出现的时候却阻力重重,当时出租车对网约车进行围堵并不少见,监管部门态度也含糊其辞,为啥?
大家可以查一下当年各地出租车的牌照费和营运费是多少?
光一个牌照费,某些大城市至少得要几十万,你想想,出租车司机花几十万才能做的生意,网约车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机制,出租车司机能乐意吗?那些收钱的人能乐意吗?
不过好在网约车现在名正言顺了,因为乘车人,也就是消费者,并不在意你是什么性质,哪个方便,哪个便宜,就用哪个。
不过现在出租车依旧有相关费用,网约车也在受到限制,如果真的是为司机和乘车人着想,关注这两点比关注司机被抽成多少更有用。
然后再来研究一下这个订单抽成5成的事情,首先要弄清楚,这个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如果把个别现象当做普遍现象来对待,缺乏合理性。
至于抽成多少合理,这个标准如何界定?
上观报道提了30%是隐性红线,这个30%的来源就是几年前的惯例,但到底多少才合理,这个该由谁界定?
比如平台派个单子提出30%抽成,司机张三觉得有利可图,选择接单;司机李四觉得无利可图,没有接单;这是个自愿选择的过程,平台无法强迫司机必须接单,如果有强迫行为,这另一说,但如果司机选择自愿接单,你不能又想赚这个钱,又抱怨平台抽佣太狠。
像上面讲的,如果不是平台聚合信息撮合乘车人和司机达成交易,那双方都要花额外的时间和成本,而平台的作用就在于帮双方都节省了这个成本,那这个平台抽佣有没有大过这个节省的成本呢?
其实司机的选择已经给出了答案,如果抽佣高过的话,司机也就不会使用网约车平台了,也就是说,虽然觉得抽佣高,但依旧低于自己寻找客源的成本。
那如果司机们都认为平台抽成太高,都拒绝接单,这时候平台要么关门,要么就得降低抽成比例,这也是一个双方互相讨价还价的过程。
就比如打工人去求职,企业给出工资3000,求职者要价4000,如果双方能协商一个共同接受的价位,比如3500,那员工可以成功入职企业,但不能出现企业说你必须3000给我干,或是员工说你必须4000雇佣我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抽佣多少,是平台和司机之间互相博弈达成的,并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强制,也并不存在一个所谓客观合理的标准,只要一方没有强制侵犯另一方的利益,最好就不要呼吁强力干预。
因为所有的干预措施,必定是一刀切式的硬性管理,而这对平台和司机双方的自主选择权都是一种限制,最终也只能是平台、司机和乘车人三方的利益都要受损。
就比如这几天火的外卖员3年赚了100万,如果这时候有人对外卖员说,你不能每天只睡3小时,要睡够8小时,你觉得这个外卖员会感谢你吗?他不骂你耽误他赚钱就不错了。如果这时候出个措施外卖员每天必须休息8小时,超过一定时间或单量,平台不准给派单,这时候平台、外卖员、消费者都不会满意。而本来外卖员想怎么跑就怎么跑,想多赚就多跑,觉得辛苦就跑半天,如果出了措施,完全是多此一举,罔顾现实。
然后回到这个订单抽5成的事情,上观的报道也讲了,当前网约车平台存在的三种发展模式:纯自营出行平台、自营+聚合出行平台,以及纯聚合出行平台。
这个事情就是出在聚合平台上,也就是说乘客在聚合平台下单,聚合平台把订单转给网约车平台收一笔,网约车平台再转给司机收一笔,这个转派单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加在一块,大概占乘客支付费用的一半。
那这个总费用占比多少合适,其实还是上面的道理,乘客支付费用的时候是自愿的,最终司机接单也是自愿的,如果觉得不划算,完全可以拒绝下单或接单。
至于平台需不需要明确告知这是转派单子,以及这个转单过程中的费用详情,这个见仁见智,就像你买个手机,要不要研究一下屏幕、外壳、电池、处理器...等各占多少钱,这个就看个人喜好了。
再说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聚合平台呢?因为现在网约车平台多,很多小平台只能借助类似的聚合平台才能增加曝光和成交,而本就没有多少单量,想要生存就只能在抽佣上下功夫了。
所以,消费者和司机也要擦亮眼睛,你选择哪个平台,就要弄清楚其中的规则,觉得不合理,弃之不用即可,大家都不用,其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但是,如果因此就呼吁多管一管强制干预,那最终受限并失去选择权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