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借用农夫山泉的新闻为引子,分析了食品卫生安全的标准是不是越高就越好,文中并没有发表对于任何企业的支持或看法,而且在结尾已经指出,大家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支持或拒绝某个企业,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无奈就是有些脑残之辈绳子没有拴紧喜欢出来乱咬人,真是让人恶心。
那就来看下昨天的所谓某“瓶装水溴酸盐达欧盟上限”的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溴酸盐属于潜在的致癌物,人们大量摄入会有安全风险,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是无害的?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溴酸盐安全含量为每升不超过10微克,我们的国标也和世卫组织一样是10微克,美国、日本都是遵循世卫组织10微克的标准,而欧盟的标准则是3微克。
那么农夫山泉检测出来的3微克是违反了哪个标准吗?没有,不管是国标、国际标准还是更严格的欧盟标准,都没有超过相关规定,但是有些组织或媒体,用了一个达到欧盟上限的这样一个修辞手法,就让人们在脑海中形成了对该产品的卫生安全质量产生负面看法的效果。
那这些机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动机或目的我们外人不清楚,但很明显,这是一种充满歧视性、误导性的恶意操作,然后一些讨厌农夫山泉的喷子就闻风而动了,他们既不去了解详情,也不去核实真假,他们在意的真的是食品的卫生安全吗?恐怕未必。
不然,你让他们把对农夫山泉的态度转移到那个比欧盟标准要差3倍多的国标上去,你看他们还敢不敢?所以,这群人,只有在最安全的时候才最勇敢,不过是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碟的伪君子罢了。
然后还是说回食品安全的问题,就还拿水来举例吧。假如让大家随便在超市买一瓶任意品牌的瓶装水,然后在自己家里水龙头接上一碗自来水,大家觉得这两个里面哪个喝起来更卫生更安全?
这个问题并不需要大家去专门机构做检测,看下大家敢直接喝哪个,敢经常直接喝哪个就知道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瓶装水。也许有人会说这两个水的分类和性质以及安全标准都不一样。
那么,为什么不把自来水做成和瓶装水一样的品质呢?食品安全不是标准越高越好吗?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成本而已,如果把自来水搞成和瓶装水一样的品质,那么自来水厂就需要添置大量的水源净化设备,还要对设备和管道进行更加频繁的更新和维护,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更高的成本,那么这时候,居民家里一方水的价格就会从几元钱涨到至少几十元钱,那么,为了让大家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用水,大家多掏点钱没问题吧,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就没有那么一致了。
所以,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我昨天文章的观点,食品卫生安全的标准越高就越好吗?喊喊口号大家都会,但如果将口号付诸行动,这些严苛标准的背后就是未必人人都可以承受的起的成本,所以我说了,食品安全标准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
然后再来看一下,食品安全是不是管出来的?相信大家刷短视频应该有看到过媒体记者关于某地自来水发黄发黑等各色的报道?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家里自来水有问题为什么不去找水厂而是找记者呢?
大家知道,自来水一般属于市政工程,自来水公司也通常是国企事业单位,大家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公务员,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大公无私甘于奉献,去及时履行自身职责给大家解决问题呢?
假如是一家瓶装水公司的产品质量有问题,它会对消费者的诉求置之不理吗?这个答案不重要,为什么?因为消费者随时可以换一家公司的瓶装水进行消费,这时候,消费者通过买与不买的行为影响着瓶装水公司的销量和盈亏。
如果瓶装水公司想要在市场上长期生存下去,它就需要提供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及时回应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也就是说要从各方面把消费者服务好,但即使这样,消费者依旧有权根据个人喜好拒绝购买其产品。
因此,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越是大品牌的商家,越是珍惜自己的羽毛,并不是因为其更有良心和道德,而是利润机制的约束使这些商家更在意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因为消费者一旦不满意,其必将损失惨重。
那么换在自来水问题上,人们能拒绝消费自来水吗?人们能更换自来水公司吗?如果不能,那大家觉得自己可以凭什么去要求自来水公司提供自己满意的服务?当自来水有问题的时候,大家要想尽各种办法盼着问题能早点解决,但如果自来水公司就是拖着不解决的话,人们也是没有很好的办法的,人家吃的是财政饭,又有事业编制,根本就无需在意大家的脸色。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大家面临两种情形。
一种是,大家对消费的产品不满意,但不管商家是否愿意解决,大家都可以随时更换一个商家,这时候商家有很多,哪个让人们满意大家就可以选哪个。
另一种是,大家对消费的产品不满意,但大家只能选择这个商家,商家如果愿意及时解决的话那皆大欢喜;但如果商家不愿意解决的话,大家就得期待有个有权机关,能听到,并且会听从自己的想法,也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及时的给自己解决问题。
那么,大家觉得哪个选项是自己说了算,也对自己最有利呢?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和食品安全是否得到严格监管没有关系,但问题在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运作原理和上述的自来水厂或其监管部门是一样的。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给大家讲了,这些部门不像市场那样,有价格信号去判断人们的真实需求,有利润机制提供动力去推出多样化的服务并及时回应人们的关切和疑问,其总是高高在上,做出的决断也很容易出现一刀切。
这时候,人们不仅面临着有没有选择权的问题,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难题,大家凭什么保证这些人听从自己的意愿,服从自己的指挥,凭借一厢情愿吗?
而本来,当人们自己掌握选择权的时候,所有商家为了利润都要尽量去讨好消费者,提供大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即使有无良商家,大家可以随时拒绝它、抛弃它。
而现在,人们却把自己的这个权利拱手让人,并期待对方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岂不是既天真又愚蠢。
因此,在我看来,相比于想象中的理想型的严格监管,如何维持市场上的自由竞争,并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既更加契合实际,也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