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中国,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开了国门,也让国人开始接触到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然而,面对西方列强的先进科技,晚清社会内部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要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的外语和声光电化等自然科学知识,提高其地位,并强调学习这些西方知识是为了自立自强,以应对列强的侵略。
但这一举措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在他们看来,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儒学经典才是正统,自然科学知识不过是“雕虫小技”“奇技淫巧”,他们将学习西方知识视为“师事仇敌”,认为这将导致中国的文化传统被破坏。
这场辩论最终以洋务派的妥协告终。尽管洋务派在表面上取得了胜利,但由于社会观念的根深蒂固,报考新式学堂的人数寥寥无几,洋务派提高自然科学知识地位的计划严重受挫。顽固派的反对意见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支持,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
这场辩论触及的中国社会转型中西学的价值问题,实质上是关于自然科学知识是否具有普适性的争论。顽固派认为这些知识不具普适性,而洋务派则认为这些知识可以为中国所用。
这场辩论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观念冲突,也预示了中国现代转型的艰难和复杂。
任何一种知识都产生于具体的某个“地方”,所以每种知识的源起都具有“地方性”。如果因此认为任何知识都没有普适性,那么所谓交流、交往将没有意义,不同文明之间根本无法沟通,人类也不可能发展进步。
发端于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引入之初被称为“西学”,即认为这只是一种“地方性”知识。不过,在中国的现代性转型中,这种“地方性知识”迟早会被承认为“普适性知识”。
这场辩论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冲突的缩影,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持续发酵。
tiechui2070
微信扫码关注
观念决定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但我们却是多数人观念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