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打破了阶层差异,让人们变得更加平等
中国曾经长期是身份社会,一个人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其将来的地位和利益,古代有贵族与平民,上个世纪的国企工人之类的与普通农民的待遇差异同样巨大。
在当下的市场经济中也有人套用阶层的概念,但实际上现实却与过往完全不同。
传统贵族的财富源于奴役和世袭,国企工人之类的财富也是源自于行政命令,岗位同样可以父传子。
而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的财富则是来自于消费者,只有受到消费者认可和选择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反之则会被消费者淘汰,这就让企业家为了赚取利润首先要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谁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普通人努力奋斗就有机会致富,富人行差踏错也会变成穷光蛋。
市场经济,打破了传统身份社会的阶层差异,使得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市场经济奖励服务消费者的人,使得人人更加平等,消费者才是帝王,只有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才能长期生存。
那些抱怨市场经济的人无非可以分为几种:
首先是那种在过往享有各种特权的人群,希望可以回到过去的身份社会;
其次是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的人,不是去反思自己,而是把责任归咎于外部环境。
还有一种是,市场经济下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些人却搞不清楚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搞不清因果关系,比如市场经济下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很多,这是因为,作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经济制度,只要有人就永远会有好人和坏人,那么随时打击其中的坏人即可,消费者拥有选择权也可以随时通过拒绝购买淘汰这些商家。
但是如果按照某些人的想法,要设立严苛的准入标准和从业门槛,也就是把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变成只有被允许才可以参与,那么是谁决定这些门槛和标准,不还是回到从前的那种身份社会吗?
所以,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当这种声音的受众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就是人们逐渐亲手毁掉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加平等的制度的时候。
身份社会与市场经济下的个人境遇与心态剖析
在过往的身份社会中,个人命运往往与出身等既定因素紧密相连,以奴隶为例,其奴隶身份自出生便被社会所赋予,并非个人所能掌控,因而他们不会因自身地位而羞愧,因为这是环境造就的结果。
同样的,过往身份社会中的其他人,都可将自身的不如意归咎于命运,抱怨没有良好的出身背景。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缺乏改变命运的动力与可能,攀比行为变得毫无意义。
既然努力无法改变既定的身份与命运,大多数人便安然接受,他们的嫉妒心更多地指向同一阶层中稍优于自己的人,如因同事工资的些许增长而心生痛苦。
这种社会结构使得人们无需为自身状况过度焦虑,也无需承担改变命运的责任,在一种相对固化的秩序中按部就班地生活。
然而,市场经济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
在市场经济中,机会均等的原则使得每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地位与财富的分配依据个人对他人的贡献大小。
当面对家人诸如为何你收入不及他人的质问时,人们无法再像在身份社会那样推诿责任,因为市场给予的机会相同,境遇不佳只能从自身寻找原因。这对于那些对自身抱有高期望值却未能成功的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他们眼睁睁看着曾经的同路人,如昔日的国企工友或出身贫寒的同辈,通过努力白手起家,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而自己却仍在原地踏步甚至逐渐落魄,内心的不平衡与痛苦可想而知。
这种失败感是相对个人野心与期望而言的,尽管从整体来看,市场经济让大多数人受益,但对于有更高追求的个体,他们在潜意识中滋生出自卑情结,自信与道德均衡感遭受冲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失败。
德国学者尤斯图斯・默泽尔曾反对单纯依据个人功劳提拔人员,他担忧这样会使未成功人士产生被凌辱和伤害的感觉,进而憎恨强者,导致社会难以维持。
这一观点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经济依个人优点和成就决定成败所引发的复杂社会心理。
在市场经济中,那些未能成为更优秀者的人为了自我安慰,常常会寻找替罪羊,批判社会,试图说服自己失败并非自身过错,以恢复内心的平衡与自信。
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与身份社会的迷思
在当今社会的舆论场中,存在着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即指责社会不公,这是许多人用以解释自身境遇不佳的托词。
他们宣称,当下的社会秩序有失公正,仿佛那些在财富与地位上有所斩获的人,皆是凭借不诚实、无耻的手段,诸如欺骗、剥削以及官商勾结才得以登顶,而真正有品德、坚守正道的人却被埋没。
诚然,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腐败与官商勾结的现象,但这绝非主流。
事实上,大多数人是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依靠自身的努力、创新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而获得成功。
不少指责者热衷于挖掘企业家的背景,以偏概全地认定其成功是源于不正当的后台关系,而非卓越的产品与服务。
他们通过攻击他人的道德,来慰藉自己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失落,仿佛只要将他人的成功归结于不道德,自己的失败就变得情有可原。
这种寻找替罪羊的心态广泛存在,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甚至成为一种获取流量的捷径,而部分知识分子则将这种情绪包装成反市场经济的哲学理论。
其根源在于,人们难以接受在市场经济中自身的不足导致的失败,幻想存在一个按照所谓真实价值分配的公平世界,以此逃避面对自身在知识、天赋、意志等方面与他人的差距。
进一步探究,那些强烈反对市场经济的人,其本质并非是真正反对社会不公,而是在怀念身份社会所带来的确定性与安全感。
例如,一些国企工人阶层对市场经济的抵触,他们在批判某些现象时,并非针对身份社会的根源,而是渴望重新回归到那种拥有固定身份保障的状态,像周劼事件所引发的舆论反应,很多人反对的并不是国企这种带来身份社会弊端的体制,而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既得利益者。
这种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在全球范围内都有选民试图通过摧毁市场经济,推行福利主义、高额征税、强制财富分配等手段来构建新的身份社会,其中他们可能因为贫穷、肤色和性别而获得特权。
他们期望借此逃避市场经济下个人野心受挫的痛苦,却未曾意识到这可能会引发新的特权与不平等问题,陷入另一种形式的身份社会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