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的脱胎换骨式改造

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古代文明连贯未曾中断,蒙古两次征伐失败,使其滋生狂妄自大的神国思想,并在后续对外战争中蔓延。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美军占领日本,其神国神话破灭。

战前,日本实行天皇制,天皇凭君权神授掌控统治权,军国主义在这种神秘狂热的政治氛围中滋生。

美国为铲除军国主义,着手对天皇祛魅。先是安排裕仁天皇与麦克阿瑟合照,照片里天皇形象卑微,极大冲击了民众对天皇的认知。随后,1946年元旦裕仁天皇颁布人间宣言,宣告自己是人而非神,否定了大和民族是神的后代这类种族主义宣传,使得日本民族主义消退。

战后初期,日本经济陷入瘫痪,社会运转依赖美军,还有民众与基层官僚的配合。由于民众对天皇命令服从度高,麦克阿瑟选择保留天皇并让其臣服。尽管部分爱国者因战败的屈辱而自杀,但多数民众还是接受现实,继续生活。

美国对日本展开全方位改造。政治上,铲除旧权力结构,解散军队、取缔秘密警察组织,建立起对选民负责的现代政治体系;重写宪法,将天皇从权力中心转变为象征性存在,赋予民众广泛的权利;经济上,解散重组大财阀,保障农民土地权利,鼓励企业家精神,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文化教育方面,制定《日本人再定位》机密文件,试图纠正日本人封建、等级、崇尚暴力等观念,还对一些旧习进行干预,不过因规模有限,日本保留了大量传统文化。

美国对日本的改造既有战略考虑,也有理想主义的追求。一方面,美国希望通过改造日本,稳固太平洋后方,遏制苏联扩张和中国崛起,使日本成为其在亚洲的战略支点;另一方面,麦克阿瑟的演讲也体现了美国希望通过改造日本,创造一个自由、宽容、正义的国家,推动人类进步。

改造后的日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统治机构被驯化,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战后半个世纪内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发达国家的典范。许多日本人因此对美国的改造表示感激,认为这一过程帮助日本摆脱了军国主义的束缚,走向了和平与繁荣。

国家的贫困与繁荣
一部深度解读国家兴衰的启迪之作!理解当代世界的经济命题,洞察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傅蔚冈、傅剑锋作序,张维迎、毛寿龙、王建勋、阿乙推荐!
 
  •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供参考;配图来源自网络,与正文内容并无必然联系,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