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末年,历史风云变幻,改革与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命运走向。
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其思想言论触动留日学生,立宪派渐具影响力。
彼时,革命派力量兴起,双方围绕中国前途展开激烈论战。
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力主唯有暴力推翻清王朝,方能实现共和立宪,他们痛斥清王朝统治下无辜者丧生无数,革命虽会流血,却能拯救苍生;
而立宪派依托《新民丛报》反击,坚信暴力将致血流成河、灾难深重,认为只要民众诉求立宪,清廷必能让步,实现和平转型。
在种种压力下,慈禧宣布预备立宪,官制改革随之启动。
袁世凯主导的改革方案试图成立大权在握的责任内阁,却触动满族亲贵与部分汉族大臣的利益,引发强烈反对。
醇亲王载沣拔枪相向、太监围殴袁世凯等乱象频出,慈禧最终采用瞿鸿禨方案,保留军机处,新官制中满族占优。
这场改革沦为权力争夺的闹剧,立宪派大失所望,革命派声势愈发壮大。
立宪派为推动立宪不懈努力,梁启超尤为突出,他深知民众参与是立宪关键,倡导民众组成社团理性参与,发起和平请愿,组织政闻社,提出实行国会制度、保障司法独立等纲领,期望通过有序行动实现君主立宪,稳固皇位。
然而,政闻社被清廷以悖逆要犯之名查禁,这不仅是梁启超个人悲剧,更凸显出清廷对改革力量的拒斥,使得自上而下改革理论的说服力大打折扣,信奉革命之人与日俱增。
1908年,清廷公布《钦定宪法大纲》,皇权至上,民权受限,与日本明治宪法相比亦显逊色,立宪派与革命派纷纷指责其为假立宪。
清廷在巨大压力下的让步妥协非常有限,其立宪无论是理论原则还是具体实践,都远未达到温和的立宪派的要求,更未能让社会各界相信其真立宪,导致其面临严重的公信力危机和合法性危机,立宪派对其逐渐失去信任。
曾经希望温和变革以实现救亡图存的立宪派最终认识到清王朝已无法满足国家变革的需求,这种观念的转变促使革命派的力量不断壮大,最终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推动因素。